当前位置:首页  > 经营婚姻  > 分离小三 > 正文

情感障碍感觉不到感情(双相情感障碍感觉不到感情)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酒   发布时间: 2024-04-11 14:57:17   浏览:
情感障碍是什么?一、情感障碍的定义及特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情感活动与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

情感障碍是什么?

一、情感障碍的定义及特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
情感活动与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包括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
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能够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
动物实验表明边缘系统含有最高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并对情感活动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情感障碍的基础是皮质与皮质下部神经过程的紊乱,情感的改变与代谢障碍有关,特别是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障碍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倒错、表情倒错是由于其大脑皮质出现弥散性抑制,而引起情感调节方面障碍的结果;情感淡漠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功能衰退的结果,或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部的抑制。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癔症患者的情感脆弱、强制性哭笑及易激惹与大脑皮质活动的破坏或减弱相关。
躁郁症中的抑郁发作可能是缺乏中枢儿茶酚胺,主要是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及活性减低所致;躁狂发作可能为儿茶酚胺过多,受体部位的去甲上肾腺素活性增强所致。
二、情感障碍的分类情感障碍通常分三大类:病理优势情感;情感诱发障碍;情感退化。
1.病理优势情感病理优势情感是指在病态的精神活动中居于显著优势地位的情感,这种情感与客观刺激的强度和性质不相关,与病人的内心体验有一定联系。
(1)病因情感高涨:常见于情感性障碍中的躁狂症;若情感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并带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色彩,即销魂状态,可见于癫痛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欣快: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焦虑、惊恐发作:可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病症、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恐怖:以恐怖性神经症为突出,也可见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2)特征情感高涨:指病人的情感活动在长时间内持续增高,表现得欢欣喜悦、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显得忙碌、精力充沛,谈话时手舞足蹈,笑逐颜开,表情生动,联想丰富、话多、夸大、声调高昂,兴趣广泛,对什么都感到乐观,好像从无什么忧愁和烦恼。
但病人此时易激惹,稍不如意即勃然大怒,或遇伤心事马上哭泣流泪,可在瞬间恢复如初。
它往往与思维奔逸与活动增多同时出现,构成躁狂状态。
情感高涨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极乐状态下自觉良好,若逢大喜,并无思维奔逸或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情感高涨包括以下三种症状:躁高涨。
以持续的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思维奔逸、自负夸大、动作增多、行为轻率、注意力涣散、性欲亢进等症状。
其情感高涨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性,与内心体验协调一致。
此病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正常。
癫痛性精神病。
此类患者可有情感高涨症状,情绪增高所表现的愉快感达到极乐消魂状态,自觉良好逢大喜,但内心体验与不符合周围环境,言语虽然增多,但不连贯,无感染力,有轻度意识障碍。
既往患者长期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病史。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此类患者往往有长期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史,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时或使用之后,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及异常情绪,从恐惧到销魂状态。
同时还常伴有丰富生动鲜明的幻觉,以及躯体和精神依赖症状。
欣快:通常指在脑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快乐心情,患者自觉良好、幸福、面部呆傻、愚蠢、幼稚,无丰富的内心体验,显得单调刻板,引不起正常人的共鸣。
情感低落或抑郁:指负性情绪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高。
它与情感高涨相反,患者心境抑郁、悲观厌世、整日杞人忧天、了无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有度日如年之感,常自责、出现自杀念头和企图。
情绪低落常伴有思维缓慢、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下降,反应迟钝。
这种心情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
其病症有以下两种: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器质性脑病中,如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精神障碍、肝性脑病等,欣快是情感障碍的一个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良好、幸福,有浅薄的诙谐、戏谑行为,因为记忆智能受损,给人以愚蠢幼稚的感觉和呆傻,其精神症状往往具有可逆性,随原发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不明显,精神症状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表情做作,情绪欣快,动作幼稚,兴奋冲动,片断的幻觉和妄想。
此类患者病程长,预后较差。
焦虑、惊恐发作: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充分根据或明显客观因素的情况下,过分严重的估计自身状态或周围环境,担心自身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
患者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忧心忡忡,以致搓手顿足、唉声叹气,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安。
也可伴有心悸、出汗、四肢发冷及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
其病状有以下几种: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相。
以持续的情感低落、思维迟钝、活动减少及意志减退为本病主要特征。
表现了无兴趣、愁眉苦脸、悲观厌世、自觉生不如死、精力减退,常自责自罪、消极自杀等,具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患者对病态毫无自知力,症状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好转。
更年期抑郁症。
起病缓慢,先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全身不适、早醒、内分泌衰退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但思维和运动抑制不明显。
部分患者有自罪、疑病、虚无妄想及严重的消极行为。
反应性精神障碍。
反应性精神障碍中,有一类在精神创伤下一个月左右,情绪低靡、沮丧、兴趣降低,内疚或抑郁,可伴有焦虑、紧张或激越情绪为其特点的反应性抑郁状态。
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集中于创伤性体验,只要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情景,均易引起患者的情绪反应,就算时过境迁,仍有“触景生情”之感。
由于环境的改变症状常可好转。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因为心理因素、精神药物及内源性因素等,可出现抑郁症状。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呆滞、衰弱、被动及企图自杀,感觉孤独、茫然,思想散漫、阻塞,常与一些空洞、虚无的观念纠缠,情感与思维、行为及环境不协调,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善。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抑制症状常在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后发生,表现为焦虑性抑郁,无明显思维抑制,常有疑病念头,症状具有波动性,通常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惊恐发作:突然的、自发的、难以理解的惊恐体验、恐怖、焦虑,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心悸、濒死感等躯体症状。
焦虑症。
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
惊恐发作是指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紧张、恐惧、濒临死亡,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呼吸困难、胸痛、震颤等,发作时间较短,大多不超过60分钟,发作后正常。
广泛性焦虑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不明或对象不明和内容的恐惧、紧张,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抑郁症。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或惊恐发作,但其焦虑和其严重的抑郁症状并存,以抑郁、自罪、悲观、绝望、兴趣低下、能力下降、消极为主,抗抑郁剂疗效不错。
强迫症。
此病可伴有焦虑及惊恐发作,但是在强迫症状即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时,患者感到痛苦而焦虑、恐惧、紧张等,通常随强迫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恐怖:病人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事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怖的心情。
明知这种恐怖感是不正常的,却摆脱不了。
恐怖的内容有:如怕脏、怕空旷的广场、怕见人、怕脸红、怕上学等。
恐怖症。
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恐惧害怕的对象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常见者有动物、高处、广场、闭室和社会活动等,有回避行为,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明知恐怖不合理,却反复呈现,控制困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妄想、幻觉的支配下,可出现恐惧、害怕等,但对象不明确,无自知力。
2.情感诱发障碍情感诱发障碍是指情感始动功能失调,受到刺激时情感易于诱发或诱发困难。
(1)病因易激惹:患者的情绪容易激惹、愤怒、稍遇刺激勃然大怒,激怒,易与人发生冲突。
常见于躁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
病理性激情:患者诱因不明显或在心境恶劣的背景上,突然发作,极强烈,为时短暂的暴怒情绪;并由此产生残暴的冲动行为而严重伤害他人,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可能出现遗忘。
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障碍。
情感脆弱:指患者易伤感,因轻微的小事而哭泣或兴奋激动,不能自我克制。
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癔症、神经衰弱。
情绪不稳:指患者情绪极易变动,从一种情绪很快转变为另一种情绪。
情绪不稳定、不持久,可无外界诱因,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自责或时而抱怨等,有时暴怒、吵闹、漫游或自杀,并无故打人骂人。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人格障碍。
强制性哭笑:在没有外界诱因而突然爆发的、无法自行控制或带有强制的哭笑,患者表情愚蠢、奇特、内心体验缺乏。
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迟钝:患者对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较平淡,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也缺乏。
多以细微的情感逐渐丧失为主。
如不体贴亲属、不关心同志,不认真工作,表情不鲜明生动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期及痴早。
情感麻木:在长期情绪压抑状态下(如长期拘禁)或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
表现既没有恐惧,也没有痛苦、麻木不仁。
多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癔症。
(2)病状躁狂症。
躁狂症患者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有明显的易激惹性,愤怒和敌意,患者可因小事或因要求未满足而勃然大怒,甚至伤人毁物,怒不可遏;但通常片断即逝,化怒为笑,若无其事,事后仍然欣然自得。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高血压病初期可出现脑衰弱综合征,表现情绪不稳,因素不明显的情绪易激惹,但同时可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以及睡眠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表现情绪不稳、急躁、激动、易激惹等,其激惹性并没有特异性,但往往具有代谢率增高的躯体症状及甲状腺肿大。
神经症:指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不适增加,其易激惹性由于精神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所致,但有自知力。
病理性激情。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如癫病所致精神障碍可出现病理性心境恶劣,不明原因下突然出现情绪低沉,易激惹、焦躁、紧张、不安、恐惧,对周围种种都感不满,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
有时暴怒,极残忍的攻击他人。
通常发作数日或数小时。
反应性精神障碍。
由于突然和剧烈的精神刺激,而出现急性心因反应,在轻度意识障碍下,表现出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性,冲动伤人行为,情绪紧张、恐惧,可以出现片断的幻觉及妄想。
但持续时间较短,意识障碍的程度若有波动,临床表现也随着变化。
情感脆弱。
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情感脆弱是早期脑动脉硬化最典型症状,患者表现控制情感的能力减弱,极易伤感及激惹,或无故地忧虑抑郁、苦闷或悔恨。
疾病逐渐发展,在智能障碍明显的阶段,上述情感障碍也相应加重,明显地表现为情感脆弱、不稳、欣快或呆滞,或出现强制性哭笑。
癔症。
癔症患者常因小事而表现哭笑、喊叫、吵闹等,情感转变迅速,具有暗示性。
神经衰弱。
患者因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常因小事情即可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易激惹、易伤感,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悲痛落泪,忧伤沮丧。
还可出现易疲劳或衰竭,并伴有躯体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情绪不稳。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早期患者经常表现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有时出现焦虑、惊吓或恐惧,有时对周围漠不关心,兴趣减退,但通常均较肤浅,易变动。
同时此类患者还具有脑器质病理基础和器质性躯体症状及体征。
酒精中毒。
在急性酒中毒患者中,由于一次性饮酒过量,患者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情绪易激惹和不稳定,言语增多,重复,有夸大成分,大声辱骂对平时不满意的事,有攻击行为;此时口齿含混,手唇震颤,走路不稳,面部潮红,心率增快。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易激惹,易增强或低落,有的对人情感肤浅,甚至冷酷无情。
人格障碍通常早年开始,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行为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的影响,对人格没有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矫正困难、预后不良。
强制性哭笑。
脑功能硬化性精神障碍。
此类患者早期多诱因不明显逐渐出现类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随着疾病的发展,智能可能受损,情感症状加重,出现强制性哭笑。
本病症状具有波动性,躯体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征兆,同时血胆固醇和血脂高于正常范围。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疾病,起病年龄多在儿童或少年,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即有明显的人格和情感改变及维体外系运动障碍。
表现震颤、肌张直、“面具脸”、强制性哭笑。
体格检查有色膜素损害、肝损害和血清钢氧化酶活性降低。
麻痹性痴呆。
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一类慢性脑膜炎,可出现神经系统、躯体和精神等方面的症状。
在疾病的发展阶段情绪多不稳定,有的表现情感脆弱和强制性哭笑。
精神分裂症。
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不符合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同时患者还具有思维联想障碍。
幻觉、妄想、意志减退和行为退缩。
青壮年多发病,病程迁延,无脑器质性症状和体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之一。
部分患者可表现情感迟钝,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也可伴有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
这类患者可通过躯体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相应的脑器质性疾病。
情感麻木。
反应性精神障碍。
患者遭受剧烈精神创伤后而出现急性心思反应,部分患者表现僵住不动,运动抑制,情感没有反应,呆若木鸡,甚至对痛觉刺激也没有反应。
其病程一过,复发少。
癔症。
有些癔症患者由于夸张与做作,表现闭目不动、呼之不醒、推之不动,似乎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没有恐惧和痛苦感。
但这类患者以往有癔症发作史,遇到刺激还会有类似发作。
3.情感退化患者的情感变得极幼稚或衰败称为情感退化。
(1)病因情感幼稚: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表现。
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激则嚎陶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涕为笑。
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情感活动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觉的影响,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来。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情感衰败:是指患者对各种事物逐渐丧失自己的内心体验,带着傻笑的面容或毫无表情,通常外界刺激很难引起情绪反应,对于重外界干扰可有些愤怒或回避反应。
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2)鉴别诊断①情感幼稚。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可出现情感幼稚表现,表情喜怒无常,忽哭忽笑,易受外界刺激干扰,时而冲动兴奋、打人毁物,时而乱跑,学鸡鸣狗叫,如同三岁儿童;同时具有思维零乱、破裂,行为愚蠢、奇特,有片断幻觉、妄想,也可有性欲亢进意向倒错,病程进展较快,人格逐渐衰退。
瘟症。
这类患者本身性格就有强烈情感生和情感多变性,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部分癔症患者可表现童样痴呆症状,患者自称为儿童,其谈话声调。
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一样,表现十分幼稚、顽皮。
似乎好像痴呆状态,但患者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部长期的器质性病变,可出现痴呆综合症,表现为全面的智能、记忆的衰退和人格改变,智力和记忆障碍是痴呆突出表现;人格改变主要表现在性情急躁易怒、多疑,伦理道德观念减退,行为愚蠢,情感淡漠,幼稚、欣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②情感衰败。
精神分裂症衰退型。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程不断进展,精神症状日益加重,以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为主,表现性情孤僻、意志活动低下,情感淡漠以至衰败,整日傻笑,对任何刺激无动于衷,思维贫乏,丧失社会功能。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患者,由于智能减退、人格改变,表现社会功能衰退,孤僻、退缩、自语、傻笑,对外界刺激缺乏内心体验。
此类患者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什么是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
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要点一、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二、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四、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五、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当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不论是对来自躯体内部的感觉,还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必然会伴随着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和音调的高低等,以表达喜、怒、哀、乐、爱、憎等体验和表情,总称为情感活动,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例如,一个人听到坏消息时,随之可产生悲哀和痛苦的体验,流露出忧愁的表情,并可哭泣。
相反,当一个人听到好消息时,就可产生高兴和喜悦的体验,流露出愉快的表情,并且发笑。
当情感发生障碍时就不同了,那么情感障碍有哪些表现呢 (1)情感高涨:此时病人的情感活动异常增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表情丰富生动,显得没有忧愁与烦恼,自负自信,甚至夸大。
其乐观情绪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多见于躁狂状态。
(2)欣快:虽然病人经常乐哈哈的,也有似乎十分满意和幸福愉快的体验,但由于伴有智能障碍,此时病人即使很高兴,其面部表情都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
同时病人自己也说不清楚高兴的原因,内容表现较单调刻板,因而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也没什么感染力。
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及麻痹性痴呆等疾病。
(3)情感低落:病人整日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可出现忧郁、沮丧,“度日如年”、“ 生不如死”等情感,可伴有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
多见于躁郁症抑郁状态,反应性抑郁状态和更年期忧郁状态。
(4)焦虑:指病人在无明显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
病人可表现为搔首顿足、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有大祸将临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终日,即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
多见于焦虑症、疑病观念、更年期忧郁状态、神经衰弱等。
(5)情感淡漠: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一般能引起正常人的极大悲伤或高兴愉快之事,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泰然处之、无动于衷、表情呆板。
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视若无睹,面部表情冷淡呆板。
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脑器质性痴呆病人。
(6)情感倒错:指认识过程和情感活动之间不能协调一致。
此时病人的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病人遇到悲痛的事却高兴愉快,遇到高兴的事则痛苦不已。
如:有一病人当接到父亲突然意外死亡的电报时,却哈哈大笑。
在与其谈论别人施用残酷手段迫害时,也显得没有什么事似的,甚至面带笑容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
(7)情感暴发:这是一种在心理因素作用下突然发作的暴发性情感障碍。
病人可表现喜怒无常、大喊大叫、伤人毁物、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或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狂笑不已,常伴撒娇、做作、幼稚及表演色彩,有时在地上打滚,表现极为粗暴,整个现象天差地别,变化很大,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并无障碍,意识清晰。
常见于癔病。
(8)易激惹:这是指病人每遇到心理刺激或不愉快时,即使轻微,也易产生剧烈的情感反应,极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与人争吵不休;或可有冲动行为。
常见于癔病、神经衰弱、躁狂状态或脑器质性精神病。

很简单啊。

就是你有感情,而且很细腻,但不知如何表达给你想要表达的人。

感觉自己有情感缺失该怎么办?

楼主。
我跟你一样,只知道对应的感情需要做什么事,但是心里却没有感情,我虽然不是单亲,但我觉得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部分原因,我父母好像没有教我这些,我也学不会

典型的和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的心理问题。
你有相当敏锐的自我觉察能力,感觉你对自己的分析非常到位和准确。
知道道理但没有体验。
感恩是感到“恩”,才有发自内心的回报意愿,但你缺少这个过程。
不知道你在幼年经历了怎样的家庭动荡,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是你的天和地,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最终分手,肯定让你有天塌地陷的恐惧和愤怒,那段时间,不知道你是怎样煎熬过来的。
很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你有今天的问题,显然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许他们给过你爱,但你在恐惧的那段时间,你因为心里有“怨”,否认了。
或者他们只顾吵架,顾不上你,又或者他们可能干脆排斥你的降生?你的背景资料太少,只好做猜测,有不准确的地方请谅解。
你需要宣泄掉压抑在内心的情绪,重新“认识”你的父母以及你当时的状态,需要补偿你缺失的情感,常规的日常行为不好解决。
建议你看心理医生,最好是擅长家庭治疗的那种。

你好,说实话哈 ,其实也没有什么啊 ,你自己不要给自己弄个什么感情缺失的范畴哈 完全就没有这个事,关键是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说我们一般的人哈 幸福的人有相同的幸福 不幸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不幸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不顺,不是说了嘛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 是吧 。
所以都是正常的哈 不要太在意。
还有就是你说感觉你自己内心里缺少一种对基本的人情世故、世事好坏的认知能力,对很多事情都冷漠没有感觉/感到无所谓,甚至造成了做事情都没有动力的结果。
你是大学生呢 ,怎么会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呢 ,是错觉哈。
做事情没有动力也没有什么嘛 只要平平常常的去做也可以的嘛 又不是刚刚毕业的时候 。
找找自己喜欢的事做做嘛 可以打打球 啊 看看一点文学作品也是可以的。
人生难免有困难的时候嘛 过一段时间都会过去的哈 都会是回忆哈 。
其实有些问题现在觉得很难 ,也许以后再看你自己都会觉得现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自己鼓励自己一下 ,一切都会过去的。
再说一下和家长的问题哈 ,我觉得在大方向还是应该听长辈的 ,真的 这个我是有体会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经验是吧 ,家长是真正希望我们好的,毕竟他们在社会上的经历比我们多 ,多多听听长辈意见还是很有好处的 。
好了 ,把以往所以的不快都放在自己心里就是了 ,心里要放的住事哈 ,特别是一些自己的伤痛,明天还是要微笑着面对。

呵呵,情感缺失,现在貌似很多人都有这种烦恼,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变得少了,甚至变得现实刻薄了。
利益的趋势让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投入感情了,有时候会享受孤独,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在看到一对对的情侣的甜蜜后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
其实没有什么的,感情的事情说不准,也许你是前辈子和某个人约定好了,这辈子还没有遇到,所以没有波动,但是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的。

对于情感缺失我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我觉得感情是一个人的本能,你现在不会想别人之所想,不能切身体会别人的感觉我觉得是你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你都知道长辈们对你很失望就说明这一切你都懂,只是刻意的强迫自己不往那边去想,不如多增进一些与长辈的联系,多跟家人谈谈心,有什么话不要自己憋在心里,哪怕是吵架也是一种心的交流,希望你能越来越好

当你心里自己觉得这件事应该愧疚的时候,就表明你已经有愧疚的感觉了,但是可能你自己却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愧疚感,所以感到不算是愧疚的感觉。
当你做每一样事情的时候,当你做了这事时候会去考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应该怎么样,那已经表明你在反省你自己的做法,已经发现自己做得不当!你长辈提醒你的事情也是,你心里明知道这事重要,却心里又觉得怎么样也无所谓~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类似这样的思想,这些许多人都会有种抗衡的感觉,类似别人让你这样做,但是你就是偏不按他们说的那样做的叛逆行为。
长辈提醒你指点你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很多见识的事情也比你多,所以才会让你哪些事该怎么做,在他们提点你的时候你要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事情~我相信你年纪应该不大,所以可能你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察言观色之类的还不是很熟悉吧~这一些都是要靠你平常生活多留意别人的说话方式,他们话中的意思~长辈指点也就是点你一下,有时他们让你做的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去做或说法。
根据长辈的大纲,自我理解分析自己是否要去做,该如何做~做到细心观察、分析,自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