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专情的人的话我觉得一见钟情更好,因为一见钟情是代表着对他(她)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可以从中看出你是否能走进他(她)的内心。
。
。
。
而日久生情则代表彼此在一起久了产生的共同习惯。
阅读教学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才能学得主动。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课语文学习方面的目标。
上语文课,不仅要领悟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要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感情的。
其次,教师要制定好课时目标,从而落实全文的语文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分下等目标、中等目标、上等目标。
后进生完成下等目标,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中等生完成中等目标,即理解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应用技能比较熟练;优等生完成上等目标,即知识理解深刻,技能运用熟练,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如教学《月光曲》一课,其中一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陶醉”这个词。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下等目标为:课文中“穷兄妹俩被美妙的音乐陶醉了”表现在哪里?中等目标为:概括“陶醉“在文中的意思,用“陶醉”造一个句子;上等目标定为:自己创设情景,并用“陶醉”这个词。
这样做让各类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二、 把时间还给学生。
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
如果自主活动时间被占用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一句空话。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都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
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
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
那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留多少时间给学生,多少时间给教师呢?我认为,教师活动时间不得多于30%,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0%。
也就是说,要让尽可能多的时间参与尽可能多的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
三、 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他们才能真正学到新的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
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不仅教师可问学生,学生也可问教师。
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问答,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
前不久我教《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伟大的母爱。
”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准确。
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又一次活跃了,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四、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
比如教《将相和》一课,我就是这样采用下列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从题目人手,根据“预习”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让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说一说两人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将相和》一文的重点部分是三个小故事,难点是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及两人共同的爱国思想。
学习中,可让学生抓住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两人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领会两人不同的特点。
(3)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有感情的朗读能使自己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并能使自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学到作者的规范的、优美的书面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现代阅读历年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是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学习将陪伴人的一生,学会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阅读过程是信息提取的过程,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孩提时代,学生已经通过父母的讲故事,说儿歌的形式,激发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当不满足于听讲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
所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同学段,课本的要求不同,导入就成为学生学习文本,提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
教师可根据文本的要求,以故事、儿歌、古诗、歌曲等形式导入文本。
课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体验。
因此有必要地降低对学生阅读的要求,不过深。
课堂上还要让学生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自由阅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进行束缚,不做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辩论赛,故事接龙,朗读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二、把握学生阅读中的情感 文学作品是最好的情感教育的材料,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很明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倾向。
俄罗斯小说家尤里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
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感情的传染’。
”这段话形象而深刻地告诉我们,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情的传染”过程,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侧重点不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不相同,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亲情的赞颂,有对科学的追求,又有对自然的热爱,而这些内容恰恰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看法,正确的加以赞扬,不正确的就要加以引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己的体验得到好的发挥,把握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而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一关!要知道正面教材也会成为反面教材,因为正如电视中介绍的识别骗局却能成为学会骗人的技巧一样,所以教师要有正确的判断,及时指点! 三、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而这个目标都体现在每个学段中,可见对于朗读的作用教师是不能忽视的。
首先朗读是培养我们当众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课堂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前提是熟读课文。
文章读熟了,读懂了,自己的语言连贯了,就有表达的基础,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那些不喜欢发言、性格内向、胆小的同学,只要反复地大声朗读,既可锻炼胆量,又可使文章烂熟于心,长久训练,就会愿意并善于表达。
其次朗读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朗读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训练。
学习各门知识以形成技能,前提是借助朗读训练。
朗读的语流速度快慢,词与词、句和句之间的换气、间歇与衔接,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情感的处理等,要有规律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有“张”有“弛”,才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再次朗读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
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观念、性格、情感在逐步形成,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读物来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例如我们读外国作品《爱的教育》时,若能怀着主人公的心情来朗读,尤其是恩利科的父亲写给儿子的那篇爱国文章时,就会激起同样的感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
四、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每一篇作品都表现出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
作家以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情气质以及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仔细体察验证作者是怎样观察思考的,并“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领略论断臧否的分寸”(张志公先生语)以增进思辩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由于我们每个阅读个体不同,他们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会“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赵翼《闲居论书》)。
我们在学生个体自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班级或小组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中弘扬个性,开启新的情感契机,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五、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阅读——研究性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阅读教学与成人个体阅读的显著区别,在于课堂上同时存在两种阅读主体,即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
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
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作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或从教参中抄来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
实践证明这样做费力不讨好。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发挥每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精神。
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有时会超出教师个体,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度和深度。
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
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
课文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否真实,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解读——赏读——研读,正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层。
总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
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体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以及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把握好阅读教学,更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郭正魁
什么是真感情?回答这个问题:感情是一种心理反应,也就是对事物或者人,动了情,喜欢的一种心情。
真感情“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完美无瑕,特别喜欢,诚信不二,至死不渝。
真感情,人与人之间,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生心口宜相副,莫使尧阶草势斜”。
心口如一,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心灵感应。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同样,贾宝玉见林黛玉:“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后来,林黛玉在夜间梦见贾宝玉把心给了她,第二天,林黛玉去看贾宝玉,贾宝玉果然说,他的心昨晚被人取走了,他心窝儿疼。
这种心口如一,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感情,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另一个人心里能感应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即便是俩个人不能在一起,但俩个人的心,永远在一起跳动,这种心情,就是真感情。
第二,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君子之交淡如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品德高尚,心底纯洁。
以心相交,真诚相待。
不为名所容,不为利所动。
志同道合,没有利益交换,不求付出回报。
不问为什么,就对你好。
富裕时在一起吃肉 ,穷困时在一起喝汤。
高升时,为你喝彩,低落时,给你垫底。
高兴时给你亲吻,伤感时为你擦泪。
休戚与共,荣辱共存。
。
。
。
这就是真感情。
第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俩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真感情就是“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在一起缱绻缠绵,离别了牵肠挂肚。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擲金钱卜远人。
”就如小说《第二次握手》中的女主人公丁洁琼与苏冠兰一样,分离半个世纪,思念了半个世纪,才见面第二次握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真感情就是在一起恩恩爱爱,离别了牵肠挂肚,没有了思念永久。
。
。
。
时间:2024-04-14
时间:2024-02-20
时间:2024-02-20
时间:2024-02-19
时间:2024-04-12
时间:2024-04-15
时间:2024-04-11
时间:2024-04-08
时间:2024-04-15
时间:2024-02-19
时间:2024-04-11
时间:2024-02-20
时间:2024-02-19
时间:2024-04-14
时间:2024-04-13
时间:2024-02-20
时间:2024-02-20
时间:2024-02-19
时间:2024-04-12
时间: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