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恋爱脱单 > 正文

心理学:四十岁左右的女性,最需要的是这三样东西,第三个最重要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果冻   发布时间: 2024-02-27 12:56:01   浏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二十总角、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人到了四十,就已步入了中年阶段,对于男生来说有一句老话称作“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二十总角、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人到了四十,就已步入了中年阶段,对于男生来说有一句老话称作“男人四十一枝花”,但是对女性来说却不一样,那句老话的下半句称作“女人四十豆腐渣”。

对于女性来说,年过四十,女人内心中的纯真、稚嫩早已不再,生活的挫折让她尝尽风霜,变得越来越成熟、老练、人格也显得越来越独立,独立生活和思索的能力也越来越强40岁女人的心理想法,那么,40岁的男人,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她们的内心最须要哪些呢?

第一、对被爱和归属感的追求

通常情况下,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当有了完整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所以对于物质上的追求可能并不是很高,金钱等身外之物并不能吸引他们。

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他曾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他把心理发展分成八个阶段,40岁属于成年中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一时期须要做的是繁衍和生殖,也就是须要繁殖后代,将自己的生活推动到下一个阶段,将自己的生命以新的形式延续下去。

所以,40岁的男性若果在年青的时侯没有选择生育,那么随着年纪的下降,可能会母性猖獗,改变原先不想要小孩的看法,重新考虑有一个女儿的用处。

毕竟,随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步增长,内心也会越来越空虚,如果在枯燥的生活中没有一个儿子作伴,内心都会少一份思念,多一分空虚,也就少了一份精神的寄寓与归属感,从而步入了一种生命的停滞状态。

也就是说,在40岁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对爱与被爱和归属感有着强烈的需求,而才能给他们强烈的归属感的人就是她的儿子,能够使女性的生活多一份乐趣和爱情的寄寓,让本来乏味的生活显得幸福上去。

第二、对被支持、被宽容的需求

40岁以上年龄段的男人对被支持、被宽容有着强烈的需求。原因在于,40岁以上的男人随时都有步入绝经的可能,女人一旦步入绝经,情绪才会显得十分的不稳定,十分容易被生活中的琐事而惹怒。

所以,作为他们的家人,我们应当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支持,而不是在他们情绪起伏的时侯还自以为有理的和他们据理力争。

这个年纪大段的男人,最须要的就是父亲的支持和宽容,特别是这些内心脆弱,情绪起伏大的女性,因为小孩可能还小,不懂事,这时候父亲的支持和宽容,可以使他们倍感安心。

在女人们情绪兴奋的时侯,如果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宽容,不会由于琐事而责备他们,这就足以使女性构建起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能够构建足够的安全感,就是女性的情绪起伏大,也能自我缓和,安全感就能让他们不再为一些生活琐事而轻易发怒。

第三、对于独立人格和自由的须要

最后,人到中年,对于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生活的追求也会降低。

女人在年青的时侯,有可能会缺少主见,缺乏独立思索的能力,总是须要丈夫的帮忙能够作出最终的决定,那时候的男人喜欢屈从于男生。

到了40岁,生活的磨炼已经将她们磨炼的哪些都能自己完成,柴米油盐,精打细算,成为家庭的主事人,成为儿子的一片天。

但是,她们假如没办法做到真正的人格独立,没有经济收入,就免不了地被父亲忽视,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毕竟,只要熬过了刚离婚时的激情,生活中还是鸡毛蒜皮的琐事多,难免会形成各类分歧。

并且,女人假如没有经济收入,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部来自于男生,那么自然都会是弱势的一方,无法硬气地说话,在分歧中只能选择妥协。

所以,40岁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更需要有独立的人格,以获得更高的家庭地位,这对他们来说也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年龄在40岁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既须要内心的充实,也须要生活的充实,女人到了40岁,她们的内心是既坚强又脆弱的(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她们须要家人更多的关心和宽容,也须要家庭中更多的话语权。

- The End -作者 | 汤靡达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凝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Mae, L., Carlston, D. E., & Skowronski, J. J. (1999).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to familiar communications: Is a little knowledge a dangerous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2), 233–246.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