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恋爱脱单 > 正文

共享经济是趋势,暴露公民素质?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羹   发布时间: 2024-02-27 15:13:10   浏览:
摘要:《经济学人》评论共享经济说:“在网络上,任何东西都能出租。”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是新鲜,追赶的是潮流,在薪资有限之下,共享中的分享成为最佳的选项。最近朋友圈又...

摘要:《经济学人》评论共享经济说:“在网络上,任何东西都能出租。”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是新鲜,追赶的是潮流,在薪资有限之下,共享中的分享成为最佳的选项。最近朋友圈又被共享单车刷屏了,然而有不少网投表达了对国民素质的担忧,甚至有人长叹:中国人不配使用共享经济。

《经济学人》评论共享经济说:“在网络上,任何东西都能出租。”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是新鲜共享经济 素质,追赶的是潮流,在薪资有限之下,共享中的分享成为最佳的选项。而且“拥有资源”成本远比“共享资源”的代价要高出许多。

最近朋友圈又被共享单车刷屏了:继上海大叔把摩拜扔进黄浦江之后,网友们纷纷晒出各地共享单车被拆卸破坏、被改头换面加上私锁变为己有、被强行圈地收管理费、被乱停乱放阻塞交通的照片,并表达了对国民素质的担忧,甚至有人长叹:中国人不配使用共享经济。

国民素质论的甚嚣尘上则延续这一线性技术进步论的逻辑:反对或者不配合新经济就是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具备现代公民的基本文明素养,是粗鄙、低素质、不配使用新科技的“游民”,甚至将这些社会现象上纲上线到对中国人整体素质的批评。一方面,将反对者开除出现代社会生活的公民群体共享经济 素质,另一方面则暗示技术推动者(互联网企业)是复兴公共生活的希望。舆论一边嘲笑“低素质”人群拒绝适应和使用新技术是多么可鄙和迂腐,一边暗示新经济能够让我们回到田园牧歌式的理性公共生活。

但这里的“共享”得打上双引号:因为共享并非共同享有或者免费享受,用户/消费者是通过企业打造的互联网平台资源配置,按市场价格付费获得私人汽车、单车、住房以及其他物质资料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共享经济的罩门是信任。通过网络作为沟通媒介,陌生人看中的是物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但是使用时,如果是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