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专区  > 情感问答 > 正文

促进情侣关系的问题(在亲密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什么)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酒   发布时间: 2024-04-11 16:54:07   浏览:
两性关系的书推荐《亲密关系》,当你能够处理好亲密关系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差。《亲密关系》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多福﹒孟,他是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上有近...

两性关系的书推荐《亲密关系》,当你能够处理好亲密关系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差。

《亲密关系》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多福﹒孟,他是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上有近三十多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询师。
近三十年来他的研究注重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动力。

我们都生活在关系里,有些人在关系里建立信任和依赖,得到滋养;而另一些人在关系里却感到压抑,受到伤害,感受到心碎。

为什么有些人在婚姻里问题一个接一个,在婚姻中不断逃亡?

为什么有些人一生不断自我提升,可是面对关系却依然时常陷入失落、自责、无力、恐惧?

我们在亲密关系里是丢失了自已,还是找回了自已?

……

我们渴望爱与被爱,我们也怕伤害与被伤害。
亲密关系问题的真正根源往往像个无解的谜。

克里斯多福希望提供给人们一张路线图,引领人们穿越亲密关系的复杂景致,去洞察与消融情绪及情绪背后的原始信念,接受自已和对方的缺点,看清了对方但依然热爱对方,感受到关系带来的成长和幸福。
两性关系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月晕现象”的阶段

芸芸众生中,为什么我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是一见钟情,还是寂寞惹的祸?

然而事实证明,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是在于需求。
你最初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这些需求大都源于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
幼儿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已的重要性。

这个可以从我们小时候开始说起,我们还在童年的时候,如果没有归属感和确定自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去寻找谁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

小时候的需求是你幻想的理想化伴侣的根源,你相信你理想化的伴侣能够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而为了寻找和吸引这样理想化的一个人,我们必须假装自已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
比如你想要找到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那么你就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所以你在这个自信的人面前,你就会尽量地去表现自已自信的一面,如果自已没有自信的话,就假装自已有自信。

而同样的,在这个接触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努力地寻找那个能弥补他缺点的那个人。

2、幻灭的阶段

随着你们在一起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多,你们终究会发现,需求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愤恨,甚至是心碎。
为了保护自已免于心碎,我们会采取非常手段,一是期望改变对方,二是把没有满足我们需求的人拒于千里之外。
我们就从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进入到了进二阶段----幻灭。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发现,原来你没有我想象中的好,你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爱我,我们会有争吵,有抱怨,有攻击,我们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觉得生活过得如此,都是你的错。

事实上,我们在看到生活过得如此,关系变成这样,我们在被对方伤害的时候也在伤害着对方。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增加自我的觉察和内省。
我可以为这段关系负全部的责任,百分之百的责任,把自已从向外寻求幸福的思想中跳脱出来,而向自已的内心去寻找。

责任的重要性:责怪、批评与指责是人类防御机制的关键要素。
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责怪和批判,将自已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责怪、批评与指责的态度最终只会加强自我的受害者意识。
受害者常感到无力、无助、无价值且无法自我满足。
然而,当我们坦然面对内在的负面情绪时,我们将有机会更具有意识地正视这份感觉,并了解这仅是一种感受,而非事实。
那么责怪、批评与指责也终将不再发生。

感觉的重要性:从人性上来说,我们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然而这也是造成关系冲突的主要原因。
对于伤痛、需求、罪恶、害怕,以及耻辱的保护机制,在个人的过去经历中逐渐建立起来,以至于一个情感成熟的成人,重要的是要突破这个保护机制;并正视我们的感觉,你能够直接面对你内心当中最深层次的伤痛的话,你将发现一个充满力量、智慧与快乐的真实自我。
这也是解决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最好的方法。

这样你将进入到亲密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内省。

3、内省阶段

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早晚会发现,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没人该会让我们快乐,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向外面的世界寻寻觅觅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我们的心中。

在这个阶段,有时候你会觉得和伴侣之间的爱和亲密感没办法成长。
也许你已经尝试了很多的方法,还是连一点小火花都擦不出来。
或者你已经没有继续尝试的意愿了。
也许你感到身心俱疲,而且觉得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干脆选择逃离和放弃。
这往往是由于小时候的沮丧感导致你自我放逐。
如果你能改变这种经验,就能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乐观态度,并了解到是这种自我放逐的倾向影响了你对亲密关系、对人生的看法。
如果你能勇于面对沮丧的感觉好好疗伤,假以时日,你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改变,而你的亲密关系,也会跟着改变。

经历了幻灭之后,伴侣关系典型的有三种结果:

1、??选择分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2、??维持痛苦的现状,继续在婚姻里逃亡;

3、??通过“内省”,得到一个机会去检视自已的内心并觉察到亲密关系的源头,更好的成就彼此。

在内省的阶段,伴侣之间会相互较劲,想要证明自已比对方重要,比对方优秀,自已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如果为了突出自已的重要、优秀和自已是对的,而把对方踩在脚下,将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裂痕。
想要消除竞争的倾向,并让亲密感增加,你就必须支持伴侣发展自已的长处。

在内省的时候,你会发觉,你所看到的外在事物,其实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当伴侣变成你的“阴影人物”----具备所有你所拒绝、厌恶以及压抑的特质的人时,对方将带给你很大的挑战。
当你批评伴侣时,你其实就是在批评自已----批评那些你不愿接受的特质。
你必须接受自已的黑暗面,才能更爱你自已。
只有这样,你才能不再攻击伴侣的缺点,而把伴侣看作你的镜像。

4、启示

启示这个阶段十分短暂,但它对一个人的生命却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当你穿越了否认和怀疑的迷雾,看到自已的本质时,你就会得到“启示”。

在亲密关系中,启示对你的影响越深,你就越能察觉到每个问题背后的礼物与经验。
你的本质会慢慢渗入你的行为模式,影响你去从事适合自已天分的工作与活动。
通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谓的爱,事实上是由于伴侣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或对于重要感与归属感的需求。
真正的爱是因为你就是你!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已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




两性关系

推荐《亲密关系》,深入探讨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发生矛盾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少有人走的路》,第二部分是关于爱情的解读,整体上,这本书以自我成长为主。

《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亲密关系和家庭幸福成长课。
读这本书会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

人际交往&个人成长

《自我成长的力量》,当你更加理解自己,也就可以更加理解别人,进而可以改变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主要讲的是如何与别人更好的沟通,偏理论,看书可能改变不大,不过,改变都是潜移默化的。

社会心理学

《乌合之众》非常著名的一本书,之前听过音频。

《社会心理学》有一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可以买来看看,有很多实用的理论。

话不多说,直接推荐,都是我自己读过的。
因为不知道你在心理学领域处于什么阶段,尽量都推荐些入门级的吧。

1、《爱上双人舞》,作者:李中莹。

李中莹是NLP大师,这是他关于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著作,书中以专业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带我们去重新认识婚姻生活,教会我们分析和处理婚姻中偶发或常见的问题。
书里介绍了很多方法,可以在了解理论后直接拿去实践。
我非常喜欢这个书名,两性关系不就是一场双人舞吗?需要找到属于两个人的节奏才能跳好。

2、《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这本书是关于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
我们每天都在跟别人沟通,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沟通不能带来改变,这中间可能就是忽略了沟通的方式——我们的沟通经常隐含着“暴力”,这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
书里给出的方法非常实用,起初照做时可能会觉得麻烦、矫情,但当熟练后就很轻松了。

3、《过犹不及》,作者: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

这本书是关于“界限”的,副标题就是“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讲的是从身体到情绪各个层面的界限,以及如何守住自己的界限。
两位作者都是博士,还是执业心理医师,所以从理论到方法都很值得一学,也很实用。
不过书里有一些关于基督教的东西,不喜欢可以忽略。

其他的诸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人性的弱点》《少与人走的路》等都可以作为入门级,阅读。

此外,如果是女性,我要特别推荐《男人这东西》,哈哈,当然男性的话,也有《女人这东西》对应,作者都是渡边淳一。
这两本书说尽了男女从出生到衰老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非常有趣,也非常有用。

如果想要处理好两性关系,我推荐你看一下美国约翰 格雷的《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这本书写的特别好,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册,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这本书讲了男女生而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都有所差异,可是他们却希望异性处处能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做事的风格。

在价值观方面:男人总是错误地向女人提供解决办法,却否定或者忽视她们的内心感受;而女人总是热衷于主动向男人提供建议和指导,却没有注意到要去尊重和信任他们,放心让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

在面对压力时,男人往往悄悄走开,选择安静地思考他们的烦心事,而女人则本能地需要与他人倾诉自己的困扰。

男女给予对方的通常是自己需要的爱,而不是对方需要的爱。
男人需要的是信任、接受、欣赏的爱,而女人需要的是关心、理解、尊重的爱。

如果你想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推荐你看《墨菲定律》。
这本书讲的都是一些定律,很多在我们与人交往中都可以用到。
比如,首因效应:成功打造第一印象,给他人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刺猬法则:人与人相处时,距离产生美,所以和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换位思考定律: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你想学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我推荐你看勒庞的《乌合之众》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本讲的是群体心理学,一本讲的是个体心理学。

《乌合之众》讲述了群体心理,以及群体心理的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就会立刻被这个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自卑与超越》讲了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心灵与肉体之间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早起记忆对人的影响、人为什么会做梦、家庭和学校对一个人的影响、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如何对待职业,热和对待婚姻和爱情。
相信你看了一定会受益匪浅。

我是情感心理学,专注于情感,心理,婚姻、人际关系,人生成长方面的分析,原创不易,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分享转发!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好的心理学书籍有很多,入门推荐观看《心理学与生活》,如果您能看完这本书并且还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可以给我留言

对于您说的两性关系、人际交往,严格来说不属于心理学范畴。

社会心理学的话,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您可以看一看。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爱的五种语言



万卷书不如万里路

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经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