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女什么意思? 拜金女(Gold Digger),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女人。 拜金女是一种特...
拜金女什么意思? 拜金女(Gold Digger),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女人。 拜金女是一种特有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都是拜金女,她为什么比她更高级? 好巧,这两年张爱玲和亦舒都又变得红起来,经典作品陆陆续续被改编。 虽然我不看好许鞍华执导,马思纯主演的《第一炉香》,但毫无疑问,作为读着张爱玲小说长大的女性,这仍然是我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 就像蒋欣版《半生缘》烂成那样,但因为对张爱玲有滤镜,我也竟然忍着看到了结尾。 至于亦舒,这两年就更不必说,《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都算是话题度非常足的剧,即使是电影拍得稀烂的《喜宝》,也仍然拿下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女主郭采洁,也算是在顾里之后,有了第二个认知度还可以的角色。 客观地说,《喜宝》拍得毫无逻辑可言,但郭采洁的表现不功不过,至少她抓住了喜宝身上最重要的那个特质——清醒的沉沦感。 所以微博很多评论都在说,同样是拜金女,郭采洁赢了,马思纯输了。 但这么说,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毕竟马思纯的电影还没上映,还有就是,虽然都是写拜金女,但张爱玲和亦舒的写法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比起较量马思纯和郭采洁的高低,我倒是更愿意写一写张爱玲和亦舒的区别。 当然,作为对当代女性影响很大的两个女作家,她们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言语上都蛮毒辣。 亦舒是爽利,俯拾即是金句,常给人一种想和她好好掰扯的感觉,张爱玲更狠,看似文艺细腻,其实句句诛心,和她吵架是吵不起来的,因为第一句就被揭开了最深最痛的伤口,只想要赶紧找个地方自我重建。 两个人呢,也都写过相似题材。 比如《倾城之恋》和《我的前半生》,都是关于失婚妇人九死一生活下来的故事。 张爱玲写的更绝望一点,虽然书名看起来浪漫至极,但其实她写的是一个女人婚姻上存活背后,那爱情和人性上的彻底寂灭。 亦舒写的更有都市感一些。 不像张爱玲那样去挖掘人性的阴暗面,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显然还是更想要塑造出一个独立的女性,爱和钱亦舒都想要。 张爱玲是全部的寂灭,无分男女,亦舒是不寂灭的。 亦舒只不过是喜欢借用男性的阴暗面,鼓励女性更追求自我。亦舒的本质,我觉得是精致利己(非贬义)和女性励志。 可张爱玲则完全不励志,她的风格是给你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然后从来不上价值观,很像之前张靓颖吐槽自己那首歌,你以为她把自己吐槽到那么狠,最后一定会有一个向上翻的动作,但是抱歉,没有。 事实就是如此的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是张爱玲。 还有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例子,亦舒更像杨笠,张爱玲则更像李雪琴。 《第一炉香》和《喜宝》其实也是同类型题材,写的都是陋室明娟的堕落人生。 开篇就很相似,葛薇龙和姜喜宝原本都是好好读书的女学生,机缘巧合误入了纸醉金迷之地,从此都有了一点贪心。 亦舒写的比较梦幻,是贪一点爱,也贪一点钱。所以才有了姜喜宝那句著名的话:想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那么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亦舒最擅长替女人找借口。 张爱玲写的更真实毒辣,她写葛薇龙越往后越不留余地,相当于是告诉读者,何必虚伪,明明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用很多很多的爱给自己很多很多的虚荣心当遮羞布。 张爱玲最擅长扯下人性的面纱。 我因为这两部电影,最近又开始重新读张爱玲和亦舒,发现把她俩混着读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我自己的感觉是: 张爱玲是敢于把亦舒塑造的那个玻璃罩子捏碎的。 亦舒比较聪明,知道读者要什么。 她的作品都是水晶玻璃球,她自己清楚里面哪怕是碎碎的,糜烂的,但看起来一定要好看。因为人性就是,愿意为好看的东西买单。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么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多美啊,那让女人有一种被成全的感觉,好像爱和钱我们至少能拥有一样,好像我们什么都做得了主一样。 为了这种被成全,我也想去看看喜宝的人生。 可如果那句话换成这样呢: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于是后来,我失去了所有所有的爱”。 那又是多么的绝望啊。可姜喜宝的真实人生就是如此,同样,这也是葛薇龙的人生。 张爱玲是一个只写里子的人,她写的是亦舒笔下不敢直接给读者看的,那种玻璃罩子隐隐约约遮掩住的,所有碎碎的东西。 或者,用一句很张爱玲口气的话来说,那就是亦舒写的是“生命那袭华美的袍子”,而张爱玲写的是“袍子里面爬满的蚤子”。 我最近一个月读亦舒,读的是《明年给你送花来》《乒乓》《葡萄成熟的时候》,还有一本《心扉的信》,以及再次重温《喜宝》,仍然还是会有那种缥缈虚幻的不真实感,这种感觉在亦舒《不羁的风》《故园》《连环》《圆舞》《玫瑰的故事》里其实更明显。 还是我前面那个观点,亦舒本质其实是一个造梦的人。 大家在她的梦里,倒是可以学一学一些人情世故,她把城市人际关系里那种边界感拿捏的恰到好处。 我最近一个月读张爱玲,读的是《小团圆》《半生缘》《第一炉香》,也是旧书重读,仍然忍不住感慨,张爱玲确实清醒敏感的过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张爱玲老辣,但我的感觉是,张爱玲其实一生都拥有着少年人的那份敏感——你在她跟前露个面说句话,她已经敏感地将你从内到外的气息捕捉了个遍,你哪怕一丁点小心思在她这里都会被放大。 《小团圆》里很多场景,特别是关于女主盛九莉(也是张爱玲本人)和她妈妈的相处的场景,我这几天重读,都和以前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以前,我是少年人心态,会觉得张爱玲的敏感很正常,大人确实太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是伤到了孩子的心却不自知。少年人喜欢把一些小细节想象成天大的事儿。 现在,却往往是一种大可不必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算了的感觉,知道妈妈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很多伤害她并不是刻意为之,所以谁也不必过分苛责。 这种感觉所有妈妈们一定都懂。 可张爱玲一生都不会说“算了”两个字。 她看懂一切看透一切,但最后的选择是不妥协不原谅。而我们绝大部分成年人,到最后对于事情的敏感都磨蚀在“算了”两个字里,所以才活得快乐了那么一点。 但也因为张爱玲从不说“算了”,她的作品才有那么独特的气质——是少年人的敏感和成年人的通透混合出来的那种极为特殊的聪慧与天分,非常非常的独树一帜。 张爱玲年龄大了之后的作品反而不如早期作品那么好那么多,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就算她再不妥协,但岁月终究还是会多少磨蚀掉一些那种“少年敏感气”。 后来的王安忆和严歌苓都被说过文笔和气息像张爱玲,但她们俩,尤其是严歌苓的本质,还是熟女的通透,她的很多作品都有“算了”和“原谅”的气质在。 虽然我现在更喜欢与人之间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原谅”,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自从张爱玲之后,我再也没有过那么独特的小说。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写拜金女,张爱玲总显得比亦舒高级一点。 张爱玲就是有本事,把最世俗的东西打捞起来,写出更有深度,更经得起咂摸的人性。 读张爱玲的作品,最容易养成一颗“敏感心”,但这种敏感心就一定会通透太过反而误人误己吗? 未必,我现在已经学会用张爱玲作品里的“敏感心”去听风看雪,享受生命里无处不在的良辰美景,不敏感的人,不懂享受生活细节。 然后用亦舒的“揣着明白装糊涂”去对待那些令自己不快乐的人和事——看破不说破。 于是,我觉得人生更美好更丰富了一些。 是的,读书永远令人快乐,也永远令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