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挽回专区 > 正文

中国婚姻报告 全文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酒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33:02   浏览:
2021年中国婚姻报告中,中国的婚姻现状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婚恋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过去的人们认为结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个时候的人们...

2021年中国婚姻报告中,中国的婚姻现状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婚恋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过去的人们认为结婚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对自己婚姻的自主权,完全是由长辈来替自己做决定,很多人直到结婚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未来将要一起生活的伴侣。
而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也跟着时代日新月异,过去陈旧的老观念也逐渐不复存在,对于婚姻和恋爱,现在的人们也开始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2021年婚姻报告出炉,反应当代中国的婚姻现状

近年来,多种选择和无奈之下,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
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
另一方面,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
从人口角度看,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结婚“主力军”减少。
“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结婚率也逐渐下滑

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以及人们有了更多奋斗和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可能,这些因素都使得人们对于晚婚晚育越来越认可,因而这几年的平均结婚年龄一下子从20至24岁,变成了25至29岁,还有很多人直到三四十岁才结婚,甚至很多人出现了不结婚的情况。

即便是结婚的夫妇,面对高额的抚养压力和负担,他们生育孩子的意愿也在逐渐下降,“丁克家庭”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现在的人们并不认为爱情和婚姻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他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其他兴趣爱好、或者梦想和目标,让他们不再将对未来的展望寄希望在爱情和婚姻上。

尽管很多老一辈的家长们还是尽可能催促年轻人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这种“催婚”收效甚微,多数人依旧更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同时他们也在如今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对于婚恋的依赖也相应有所降低。

所以,大批量的年轻人加入了不结婚的队伍中,或者不生孩子的年轻夫妇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选择受到太多影响。

我和男朋友去中国银行打印的个人征信报告上,婚姻那块为什么是--而不是已婚、未婚离异或者丧偶呢?

你到底是想让显示还是不想让显示?有可能只是录入的人随便填的。
这是自己填的,有这一项,你填了就给你录入。

求一篇婚姻调查报告

武陵区涉台婚姻调查报告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人员往来日趋频繁,两岸同胞联姻者越来越多。
据初步统计,我区涉台婚姻300多对,做好这部分台胞和“新”台属的工作,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内容。
武陵区台办根据上级台办的布置,从3月初到6月底,对2006年上半年以前的武陵与台湾两地通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特点 截止目前,武陵区有302对两岸联姻(含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其中,年轻一代的婚姻关系有180对,男方大多是台湾的,年龄在30~45岁之间,他们间的年龄悬殊大2~23岁之间,这类婚姻占了90%,中老年人形成的婚姻有6对,占5.9%,他们间的年龄差距在10至30.岁之间,老夫少妻配的婚姻有6对,占5.9%,这种类型的夫妻,男女双方的平均年龄相差30岁以上,年龄悬殊最大的为60岁。
目前,因双方感情破裂已离异的6起,已申请定居台湾的大陆女士10人,台湾探亲居住的女士有72人。
根据上述婚姻状况分析,我区涉台婚姻的特点是“五多五少”。
即:第一,台湾男性多,我方男性少,只占0.98%;第二,双方年龄相当的逐渐增多,1996年前登记结婚的有30对,双方年龄相差大多超过20岁,相差最大的为60岁。
近两年结婚的双方年龄相差不大,10岁以内达到40对,“老少配”的逐渐减少;第三,双方通过别人介绍的多,自己相识恋爱结婚的少;第四,我方从事服务业、工商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待业女青年与台湾的公务员、工人、商人通婚的逐渐增多,与无业或退休的台胞通婚的少;第五,以金钱为基础的多,以事业为基础的少;同时,双方文化程度逐渐提高,台胞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有10人,我方女性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人,其中湖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的1人,常德师范学校毕业的2人,常德商校毕业的1人;两岸联姻呈上升趋势,94年1月-98年12月,我区的涉台婚姻有48对,平均每年近10对,99年1月-2001年6月,我区与台联姻的54对,平均每年近22对,2001年7月~2006年6月,涉台婚姻200多对,出现成倍增长态势。

你是要交作业吗

天哪,老大服了你了

相关热词: 中国 婚姻 报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