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挽回专区 > 正文

离婚该等到孩子高考后吗(要不要等孩子高考后再离婚)

来源:心理情感网   发布者: 西瓜霜   发布时间: 2024-04-08 15:44:54   浏览:
昨天《奇葩说》的辩论赛是“志在离婚的夫妻,要不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之后?"这是齐帕说的新赛制。找两个立场自然对立的人,通过辩论说服他们。例如,这一受众包括50名...

昨天《奇葩说》的辩论赛是“志在离婚的夫妻,要不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之后?"这是齐帕说的新赛制。找两个立场自然对立的人,通过辩论说服他们。例如,这一受众包括50名中老年父母和50名年轻人。

关于离婚是否应该坚持到孩子高考后的问题,爸爸妈妈自然是站在肯定的一边,认为必须等到孩子高考结束后才能离开;另一方面,熊海子认为感情都没了,为什么还要绑在一起?趁早离开。

这个系统很有趣,辩论的魅力不就是以语言和思想撼动顽固不化的人群吗?.

结果昨天几乎所有的叔叔阿姨都没有投票。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的心态很难改变。这只是对了一半。昨天的积极表现确实击垮了对方。不要说有50个叔叔阿姨立场坚定。即使一般观众换了,对方肯定会输。

只有当由于现场观众是特定人群,从传播学角度讲,说服观众时的对象感非常重要。与观众建立了联系,他才能说服他们。

昨天,反党三人组翻船如此彻底。主要问题不在于肖骁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争论,而在于他们塑造的形象根本无法打动父母的心。

胡老师打这道题有优势。可惜她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她的高潮部分是同学给她写信,说了四个字“不言而喻”。

想想看,中老年女性会对“不言自明”这个词感到情绪化吗?不会的。语文老师的咬文嚼字完全不能打到父母心里去。倒不如老老实实把学生的信读完。

然后是庞莹。庞莹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差。我上来就跟大家说,我爸妈关系很好,没有离婚。然后我说我一直是校长,剑桥的本科生,耶鲁的硕士。

这个人一出来,以后让她说花,观众就不听了。争论的话题是一对濒临崩溃没有感情的父母,面对一个学习成绩会波动的孩子。用得着你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学霸,来告诉大家:“何不食肉糜”?

至于Mix,说白了就是你的长相对叔叔阿姨没有吸引力。一个留着长发、戴着围巾、一张娘娘腔脸的男孩张开嘴说:“我是个孩子。”

不好意思,叔叔阿姨真的不能接受你作为他们的孩子。

我知道diss辩手的穿着比较过分,很多人可能会骂我。但是肢体语言和服饰在说服人的时候,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一点也不讨厌Mix的裙子。我甚至觉得他今天挺漂亮的。

但这一次,肖骁要面对很多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她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抗争。请问Mix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会不会接受你的打扮?

这就像你不会穿背心拖鞋去应聘一样的,对象不同,场合不同,穿着打扮就应该不同。

打扮好了,今天就来说说Mix的论点。你在一群老男女面前拿美剧做例子,还说英语?请问你准备的仔细吗?还是觉得叔叔阿姨们会对“我也想我”产生强烈的共鸣?

康的演讲不会改变观众的想法。因为他说高考没那么重要。康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他曾经说过:

哈佛什么都不是。高考什么都不是。但是对于在场的家长来说,孩子的高考真的太重要了!可以预见的是,康即使下车也买不到票。到最后哈佛算什么

对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输。你的表现很差,却偏偏遇到了对方,表现的超神。

颜如晶和楚音演得太接地气,击中了叔叔阿姨们的心,成功说服了很多年轻人。

颜如晶抛出了离婚案件非常漫长、旷日持久的事实,这将展现人性最丑陋、最算计的一面。这一点是针对在场的年轻人的。很多年轻人没结过婚也没离婚,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离婚。等水晶一个个点出来。

她说的话特别感人:同样的话,讲给不同的对象听,结果截然不同。颜如晶的角色是加强自己叔叔阿姨的地位,同时拉年轻人去拿选票。

楚音的地位更高。谁能忍受你开始时的“结婚可以挑时间,离婚为什么不可以?孩子高考的时候,你怎么可能一边见律师,一边见老师,一边打官司,一边去考试?一个家庭,应该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做一件大事。

他的高潮是谈论具体的离婚。

案,父母两个人争孩子,14岁的孩子在法庭上泣不成声。这是一个很真实,充满细节的场景,瞬间打动了全场观众。

无论是储殷还是如晶,发言都很接地气,既能让父母听懂,也能让孩子接受。

看完比赛,我一直在想,面对这样顽固的观众,要如何打动他们,才能令他们改变立场。

确实比起年轻人这一方,老年人要更加固执。那么反方到底有没有逆风翻盘的机会?我想了很久,也许还有一点希望。

这一场反方要赢的关键不在于上多么高的价值,寻找多么刁钻的角度。要打动这些叔叔阿姨,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讲出来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要能听得懂。

其次,要找到他们的恐惧点和需求点,集中火力,层层递进

叔叔阿姨的死穴在哪里?肖骁他们想得没错,确实是孩子。但是他们打得太不接地气。跟老年人过招,就要先给他们讲故事,再恐吓他们一下,最后再打感情牌。总之,你们看保健品推销员是怎么打动老年人的,照做就是。

父母最怕什么?不就是自己忍耐住不离婚,结果对孩子影响更大,考得更差吗?

反方一辩胡老师,身份很占便宜。她可以上来就甩一组数据,我带过XXX学生,其中有X%都来自于离异家庭或重组家庭。我发现孩子成绩下降最厉害的阶段,并不是父母真的离婚之后,而是父母感情已经不和,却勉强在一起的时候,无论父母吵还是不吵,孩子的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然后把那个学生的信念完,不要纠结什么“不言而喻”,学生写的信也许措辞不优美,甚至有病句,都OK,这是真实的,能够打动人的东西。

反方二辩庞颖,上来先指出颜如晶的漏洞,不是所有的离婚都要打官司,还有协议离婚。如果父母都能为了孩子高考而隐忍,那么说明他们还有最后的体面和遮羞布,孩子高考前反而是最合适的离婚时间,因为双方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多半不会大打出手,而是选择更加和平地分手。(这一部分主要是把被如晶抢走的年轻人的票抢回来)

反方这时候要开始讲故事了。作为思维相对固化的人群,你讲道理,他们可能会产生: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本能反应。但是你讲故事,他们就能听进去。没有人会拒绝故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故事思维。

庞颖可以举离异阿姨的例子,但是一定要加许多细节和场景进去,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方说表哥(这里最好换成表姐,因为女性的遭遇更容易博得的同情),听到父母压低了声音的争吵,看到他们虚伪的笑容,翻开书本,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拿出卷子,却没办法落笔写字。

每次考试,眼前闪现的都是妈妈忍耐的脸,以及她说的话:一切都是为了你,你要努力啊!这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一次比一次考得差,面对的是父母更加小心翼翼的眼神,反过来又成了更大的压力,恶性循环。从年级前10掉到300名以后。

这个过程,越详细越好,把一个孩子面对父母感情不好还勉强在一起,所造成的精神压力都讲出来。最后来一句,叔叔阿姨,你们以为忍着不离,能让孩子安心考试,可实际给到孩子的压力远远高于你们干脆离婚。

没错,这个论点反方用过,但是没有细节,没有场景,不接地气,没有打透。

另外用父母找到自己的观点去打也不行,人家就是不要开心,要牺牲自己,不要自我,你完全没办法站在对方立场去考虑问题,人家不稀罕。

你只能打孩子成绩更不好这个点,让老头老太太焦虑。这就跟卖保健品一样,说什么吃了这药能身轻如燕,人家不稀罕听,只有用病倒、瘫痪、死亡来恐吓他们才管用。

储殷讲完之后,反方三辩肖骁,先点出离婚需要打官司的毕竟是少数。作为一名离婚律师见到的一定是最糟糕的情形。这不具有普适性,14岁的孩子和18岁的孩子差了很多。今天这个忍耐的父母一定是孩子高三,或者至少是高中才有得打,从小孩10岁出头甚至更小就要离婚,一直拖到高考的恐怕没几个。这个题就没有意义了。

然后肖骁必须要继续讲故事,我记得肖骁是单亲家庭出身,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去扯什么美剧。当然是剖析自己,说妈妈在决定忍耐的时候,自己要配合演戏有多么难。

同样这个故事要掺杂各种细节,讲到催人泪下为宜。一方面要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另一方面要让中老年人看到,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有多么大。最后疾呼:爸爸妈妈,请不要自以为是地对我们好。比起做选择题,我们更害怕每时每刻都在演戏!

没办法,谁叫孩子是父母唯一的软肋。这么一通声泪俱下地演绎,估计老头老太太们就能心软了,勉强能把肖骁当成孩子了。

最后结辩的时候再打打感情牌,撒个娇。

即便如此,也只有5成赢面。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于反方的故事讲得够不够好,催的眼泪够不够多。

再次给储殷教授点个赞,这大概是我粉过最油腻的一个人了。

相关热词: 离婚 等到 孩子 高考 不要